您选择了单色幕自动去背方法,避免拍摄物体含有背景幕布的颜色,是成功的关键. 建议您阅读下面的文字,看看图片是否适合用这个方法进行处理?

什么是蓝幕技术?

蓝幕技术又叫做色度键技术,简单地说,他是通过在同一色彩的背景上拍摄物体,通过背景色彩特殊的色调信息加以区分前景和背景,从而达到自动去除背景保留前景的目的。广泛用于广播电视的动态背景合成以及电影和摄影创作中。蓝幕技术不一定非要使用蓝色幕不做为背景,原则上,只要选择前景拍摄对象不具有的颜色作为背景就可以了。正确使用的蓝幕技术,除了可以正确抠取出前景外,还可以抠取出前景中半透明区域和阴影区域。

拍摄时候的注意事项

拍摄时必须选择合适的背景颜色。避免拍摄物体含有背景幕布的颜色,是成功的关键。对于常见的人像拍摄来说,因为人的皮肤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,所以,采用红色、橙色、黄色幕布拍摄无法达到自动抠图的作用,一般采用蓝色、绿色和青色幕布,具体根据拍摄对象的颜色来决定。拍摄的道具同样需要有此讲究。如果拍摄对象含有背景颜色,那么抠图出来拍摄对象上就会变得透明,半透明。如果实在无法避免的时候,可以用后期修补的办法加以弥补。

适合图片举例

标准的蓝幕图像

背景亮度即使有差异,只要颜色一样也可以

只要前景不包含背景颜色,就可以作为背景,绿色也是常见的拍摄选择

这个例子中,背景是黑色的,前景基本上能分开,可以用此办法加简单的后期手工调整


Turbo Photo的边框模版也是一种蓝幕技术,只不过支持红、蓝、绿三种

拍摄背景中的明暗差异可以通过调整参数选择性的进行保留。同样,半透明区域也可以选择性的保留。

不适合图片举例

背景都是绿色?错,虽然都是绿色系,但是明暗差别过大过于复杂。需要用内外轮廓

虽然也是棚拍照片,单是背景不统一,而且和前景接近

这个是单色幕了吧?是,但是却不能用此算法,因为皮肤的颜色和背景是接近的。只要有皮肤,用红色、黄色、橙色作背景就无法用此方法。

抠图的基本方法

第一步:用背景吸管选取一个背景颜色,粗略抠图。
第二步:检视抠图结果
第三步:调整算法参数,让抠图结果更接近理想。

这里重点介绍第三步中算法设置的三个参数:

抠除力度:
背景明暗差别大的时候,如果不希望在抠除结果中含有明暗影响(譬如保留阴影)选择抠除力度大可以去掉或者减轻算法的敏感度。相反,如果发现前景中接近背景的颜色被抠取成了半透明,可以降低抠除力度。如果前景被抠成了接近全透明,说明您的图片前后背景有颜色一致的地方,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换用内外轮廓法处理或者坚持用此方法,但是结合抠后的手工修饰,见下。

清理阈值
将小于某个不透明度的区域设置成透明,通过适当设置这个参数,可以清理背景中比较弱的半透明区域达到更‘干净’的抠除效果。

羽化
选择羽化可以让过渡更平滑,但是缺点是轮廓就不是很刚硬了。

对抠图结果的修饰

前景变得透明的处理办法:
使用多边形选择工具,按住Shift建(或者在属性上直接选择加状态),使之工作在加状态,然后围绕被误抠的前景进行选择,将其手工加入到前景中。如下图:

多余背景的处理办法:
除了增大抠图力度,或者增大清理阈值的方法外,还可以直接用抹除选取工具进行抹除调整。

在对抠图结果进行调整的时候,最直观的检视方式是方格方式或者选区作为图像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