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念概述

與傳統的to-do list和time tracker類軟體相比,時光似金的操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, 它按照"計畫"-"執行"-"回顧"的流程,日積月累,迴圈不止。以下是其中的關鍵點。

1. 時間足跡-日誌

自降臨人世而始,每個人經歷的種種事件就像是一串足跡,串起了您的過往,定義了您的人生。時間管理的第一要務就是追蹤這些足跡,把一個個分散的腳印轉化為人生的軌跡,這就是所謂的"時間足跡-日誌"。具體而微到某一小段如小明某天早晨的真實經歷是:

小明可以在完成某個任務後點擊其對應的 來追蹤時間,這樣記錄下來的時間腳印是:

當小明通過回顧功能流覽並確認記錄無誤,時光似金會把每個任務的結束時間當作是下個任務的開始時間,所以以上的時間腳印會被轉換為和真實經歷相一致的3條日誌:

以上這種"完成後記錄時間"直觀、自然,可是要做到每個任務完成時都及時記錄時間腳印卻並不容易。時光似金提供了"定間隔提醒"功能,每間隔一段時間提醒您記錄時間腳印,讓您完全"忘記"追蹤時間這件事,只要在提醒到來的時候:

進入時光似金點擊一次對應任務的 就可以了。這種方式下時光似金記錄下的時間腳印是這樣的:

回顧的時候,只需點擊 確認轉換 ,分散多個的時間腳印會自動合併,結果也是生成同樣的3條日誌:

2. 動態專案-任務

人生充滿了大小雜事,管理不易:待辦清單太簡單,思維導圖太複雜。動態專案就是在簡單與複雜之間的橋樑,當您選中某個項目時,該項目的所有子孫任務都被選入待辦清單。例如小明計畫出去旅行,在人生之樹裏被描述成這樣:

在執行的眼裏是動態的,如果選擇了執行"住宿",生成的待辦清單是這樣的:

如果又選擇了執行"交通",生成的待辦清單是這樣的:

如果最後選擇了執行"旅遊計畫",那生成的待辦清單是這樣的:

總之,計畫樹可以逐步細化、無限複雜;執行的時候,待辦清單只有專案-任務兩層結構,簡單清晰。

3. 計劃-執行-回顧

計劃的核心是人生之樹,它既是您的過去也是您的未來,沈澱著人生的年輪。
通過設置到期日周期來與執行銜接,讓每天需要做的事自動出現在執行中。

執行就是能記錄時間的todolist,不多不少,簡單有效。

回顧貫穿于時光流轉之中,每15分鍾打足迹是爲"微回顧"、每天足迹轉日志是爲"小回顧"、每周每月每年看統計是爲"大回顧",平淡的生活常會讓人忽略了時光的流逝,唯有頻頻回顧才能抵消這種遲鈍感。

總體來說,正印證了千年之前,大唐盛世之時,高僧神秀的偈語: 身如菩提樹,心似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。